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中枢神经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MDT是国际上近年来已广泛开展的重要医学模式,目的是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决策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及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最终提高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2015年5月至10月,我科采用此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疾病,依托MDT,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2014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中枢神经康复患者(包括脑卒中、出血、颅脑外伤)50例,对比2015年5月至10月38例采用MDT中枢神经康复患者,因采用时间段内选择病患,随机观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电话回访、表格填写、病历病史采集形式统计数据;观察组组建MDT团队(包括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进行治疗,采用联合接诊/查房/讨论等方式,固定时间、固定周期、固定地点形成诊治决议,并安排各学科人员追踪、观察、记录,以两周为周期,由康复医师主导进行一次综合讨论并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各专科诊疗计划,并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3 评定标准
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认知功能(MMSE)评分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ADL进行评价⑶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⑷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⑸患者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⑹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出院后进一步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一月后,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ADL、FMA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后进一步好转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MMSE、ADL、及FMA评分比较组别 n时间MMSEADLFMA观察组 38治疗前12. 82.治疗后24.对照组 50治疗前11. 70.治疗后20.
表2 2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出院后仍继续康复比较出院后进一步好转率(%)观察组24. 98. 84.对照组25. 67. 67.组别 平均住院日(天)平均住院费用(万元)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
3.讨论
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MDT模式已较普遍,而我国因国情,真正开展的医院并不多见,本观察发现,通过康复MDT,甚至跨学科协作(有需要时我们也邀请精神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参与讨论,出院前还邀请家属、病患参与),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爱,从患者角度想问题,不仅是治病,还关心生病的人;康复医师、护士、治疗师有分工有合作,有区别又有联系,充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了诊疗的效率;对照组健康教育不足,至出院后恢复、患者满意度都较观察组有差距;通过让家属、患者参与的讨论,使家属得到宣教的同时,体会到各个医疗组对患者的重视,这明显减少医患矛盾,提高了满意度,并通过制定出院计划,指导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坚持训练,规律用药,让病患全面康复成为现实,目前科内MDT已作为常态,但康复医学固定时间、地点、团队的跨学科协作客观上还需要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但随着社会进步,这将不会遥远。
MDT是国际上近年来已广泛开展的重要医学模式,目的是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决策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及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最终提高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2015年5月至10月,我科采用此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疾病,依托MDT,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2014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中枢神经康复患者(包括脑卒中、出血、颅脑外伤)50例,对比2015年5月至10月38例采用MDT中枢神经康复患者,因采用时间段内选择病患,随机观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gsyfkyckzz.cn/qikandaodu/2020/1124/437.html